
簡介
教育目標:
- 培育具有材料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高級研究人才。
- 養成具有獨立思考、研發能力與協調整合能力之研發人才。
- 培育終身學習並兼具國際視野之專業人才。
發展願景:
- 聚焦未來性、獨特性、綠色本質等特色主題的關鍵材料科技。
- 發展為區域產業的研究和技術支援重鎮。
- 與國際接軌,深化國際合作。
- 結合地方產業,開發材料與製程技術,提昇產業競爭力。
特色發展領域:
- 「磁性材料科技」特色領域:本領域著重於磁性材料、微結構及元件之前瞻技術、製程與應用研究開發,其中自旋電子學更是結合磁性材料發展之一嶄新領域與技術,其應用產出如:磁性隨機存取記憶體,具有輕薄短小、省電持久、讀取快速等特點,可支援下世代嵌入式記憶體 MCU、車用電子元件、物聯網及人工智慧等多項新應用。次領域:磁性材料於醫療領域之應用。
- 「綠色能源材料」特色領域:歐美先進國家持續推動環保政策,牽動世界產業的變革,臺灣工業若要進一步的發展,勢必走上綠色材料科技。綠色能源材料著重於實用化,特別是在太陽能方面,朝務實致用方向努力。次領域:低維度熱電薄膜材料。
特色課程規劃:
課程架構分為材料專業基礎科目、材料檢測與分析科目、磁性材料與製程科目、綠色能源材料科技與製程科目。另有計算材料科學及材料科技專利佈局課程可選修,使大量實驗數據有正確理論之解析與引導,利用專利佈局規劃延長技術生命週期。
- 磁性材料與製程課程
- 薄膜技術
- 自旋電子學
- 半導體積體電路製程技術
- 磁性材料
- 熱處理
- 固態物理學
- 腦功能電磁激發與腦電圖物理原理
- 綠色能源材料與製程課程
- 儲能與節能材料特論
- 奈米材料及其能源應用
- 綠色能源單元操作與實習
- 能源科技
- 透明電極特論
- 綠色能源與材料科技應用
- 其他專業課程
- 計算材料學
- 材料科技專利實務演練
- 塑膠材料實務與
- 模流大數據分析演練
- 材料檢測與分析課程 : 晶體繞射學、材料檢測與分析、電子顯微鏡學
- 材料基礎課程 : 高等材料科學、固態熱力學、物理冶金、材料機械性能